早上晨运后,喝杯香浓咖啡,再回家浇花种菜,偶尔跟孙儿玩乐,相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。
可惜事与愿违,过去通货膨胀薪水却不涨,许多年轻人成了“夹心饼”,上有年迈双亲,下有年幼子女要养育。在生活费及教育费还没着落下,哪敢放胆想像日后心目中的退休生活?
年轻没做好财务规划,年老后才惊觉退休金无法让他们渡过馀生,辛苦了大半辈子却不能安享晚年,还要为生活费忧心的戏码每天上演。
大马财务规划协会(FPAM)主席黄文财
多数靠公积金充退休费
大马财务规划协会(FPAM)主席黄文财忧心指出,国内很多人都单靠雇员公积金充当退休费。不过,在该局旗下580万活跃会员中,其中90%人数的存款低于15万令吉。
“同时,54岁人口当中,即有5万8千人的储蓄低于14万令吉,这群人口距离退休年龄只有一年,往后的退休日子令人无法想像。”
他说,公积金局已无法让大部份人安享晚年,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探讨其他私人退休计划,以减少社会成本。
“为了将国内打造成友好的退休社会,政府应重新检讨退休社群的税务制度,提昇生理护理及医疗设施,甚至兴建具功能性的退休村。”
退休规划非老年人专利
黄文财奉劝民众,退休规划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,年龄层20至30岁的民众应该趁早规划,若每月剩馀金钱不多也可先从最少开始,趁早为退休作准备。
大马财务规划协会副主席陈炳华
需调整税务制度
大马财务规划协会副主席陈炳华则表示,到了2020年,国内年龄超过60岁人口将增加9.5%至320万人。2035年,690万人或15%人口将是超过60岁。
他表示,若大部份人没有提早规划,社会将付出更多的成本。
国内缺良好老年人医疗中心
他举例,很多“大门”都拒年长55岁者于千里之外。他们或许无法贷款从事新生意,主要是银行及金融机构视他们为“高风险”群,而保险公司也拒绝为这些人承保。
他点出,国内缺乏环境良好的老年人医疗中心,虽然很多家庭最终选择聘请外籍看护,但这些看护却没接受专业训练。
退休金赤字
影响经济体
他坦言,退休人士无法安享晚年,主要是退休时收入终止或存款不足,可是,一旦类似情况恶化将影响整个经济体。
“现在活跃员工与退休人士比例逐渐拉大,令人担忧的是,国内至今尚未有明显的解决方桉。”
政府若要补助退休金赤字,则必须调整税务,这些解决方桉可能对业者带来负面影响,因此政府必须结合私人领域、金融机构、教育、医学界及产业发展商,相互补充且有效管理“老年化”社会议题,一举解决这个问题。
各造需携手合作
退休人士往往伴随着一连串的问题,从财务、医疗到社会等。
50岁以上者有10%人口面临严峻的财务、医疗及社会问题。
政府在这方面需扮演甚么角色?私人领域又可作出哪些努力?社会上的个人、政府之企业,如何帮助黄金年龄层维持他们的尊严及福利?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。
每个人心目中的退休年龄都不同,若想要舒服地退休,必须耗费大量精神规划。奉劝大家越早为退休规划越好,避免为下一代增添更多压力。(星洲日报/投资致富‧财富街)